人气:6
大家好,小帝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长江三峡悬棺,三峡悬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悬棺,在三峡一带,因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岩棺。
1、 瞿塘峡的棺木峡、风箱峡,大宁河巴雾峡、滴翠峡,大宁河上游巫溪县境内的荆竹坝,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九畹溪等地都有悬棺。
2、 秭归九畹溪的棺木岩有七具岩棺,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3、 自古流传棺木岩,鸟鸣猿啼动人怀。 雪飘草木山戴孝,风吹松杉树举哀。 春到百花呈奠礼,夜来明月照灵台。 不知亡人哪朝辈,棺木七口洞穴埋。
4、 民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一奇特的人文现象的一种困惑。因为当时人们对此不理解,有很多人把它们看做了搁在高处的风箱、兵书等等,久而久之,人们就以此命名,譬如瞿塘峡里的风箱峡、西陵峡里的兵书宝剑峡等等。其实,“风箱”也好,“兵书”也好,都是悬棺。那么,悬棺葬的风俗是怎么形成的呢?
5、 “船棺葬”是巴族的独特风俗。传说巴人凛君务相死后,他的子孙用巨大的楠木凿成形如舟的独木棺椁装殓,这就是所谓“船棺”。为了表示他已经升天,并防止风雨和地下 水的浸蚀,就把他葬在最高的悬崖峭壁上。后来,务相的子孙和大臣死了,纷纷仿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船棺崖葬”的风俗。
6、 对古人实行悬棺葬还有数种解释:一说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孙后代富贵;二说是为了保护先人的尸体,不让人兽侵犯;还有一种说法是濮人子孙为了尽孝,(在父母亡故后)“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
7、 一般悬棺都在江边绝壁处,有的高500多米,而且,悬棺一般重达千斤,古人是如何把悬棺放置上去的,悬棺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一直是个谜。
8、 人们推测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用栈道。就是在绝壁上修凿栈道,然后把棺柩抬上去;二是下索。就是从岩顶上系着棺材向下放;三是上攀。那些距地面较近的棺木,可能就是人工攀登悬置上去的。
9、 这些说法都可以找到一些依据。譬如巫山过去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流传。老人在未死之时,自己选好一个岩洞作为葬地,命后辈营造。这些营造悬棺墓地的人,用绳索自山顶悬荡而下,当地人俗称“放虹”。他们把墓洞凿好后,将棺木化整为零,一块块用绳索吊下来,在岩洞里安装好。老人逝世后,后辈将尸体和随葬品分别用同样的方法放置在棺材中。
10、 九畹溪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在岩下垒土,一直垒到放置棺材的地方,然后再将土挖去。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大意是说死者将棺木放好后,放出话说:岩上七口丧(棺材),岩下七口缸,有人得到它,金银几皮箱。有人听说这个话,就日夜不停地挖起岩下的土来。
11、 大宁河上游巫溪县境内的荆竹坝,是“铁棺材”最集中的地方。在那里的一面悬崖上就有24具悬棺,而站在崖下用肉眼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十几具之多。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岩葬科研组和万州市博物馆先后两次对荆竹坝18号棺和南门湾l号棺进行了发掘清理。这两具悬棺的发掘有助于我们了解悬棺里面阶情况。
12、 两具悬棺均为整段柄木挖成,呈不规则长方体,底盖子母榫相扣相合。两具岩棺均为一男一女两具尸骨。有数层已腐烂的丝麻织品和宽0.4厘米蔑片纺织的人字形垫尸竹席残片。还有青铜剑、青铜镯、带钩、骨雕饰品等随葬品。专家鉴定,18号棺大致葬于西汉晚期,属濮人所葬,1号棺年代早到战国晚期,下限不晚于西汉初年,是儴、延民族所葬。
以上就是【长江三峡悬棺,三峡悬棺】相关内容。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