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202
爱面子是中国人的一大习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了生活中的潜规则,貌似你无法把它怎么样。它是那么的根深蒂固,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细胞当中,而无法根除。
无论是中外的思想家,对中国人爱面子都提出过个人的看法,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于是。中国人爱面子已成定论,但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却众说纷纭。每一个解释都似乎很有道理,却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面子到底是什么?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的爱面子?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看一看中国爱面子的具体表现吧!
有人写到:“若把文化定义为‘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那么‘爱面子’‘要脸面’算是中国人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的最基本成分.
当有人向我们借钱的时候,我们心里很不情愿借给他,但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拒绝他呢?因为我们爱自己的面子,也要保住他人的面子。
我们找人办事的时候,总会说给个面子吧!好像面子比命还重要。
多日不见的几个朋友相约在餐馆聚餐,每一道菜,大家都不愿吃最后一筷子,所以每一个盘子里都是一样的要剩一些菜,‘金银小馒头’要剩一二个,朋友都说吃不下了,不能再吃了,可我觉得自己还未吃饱,想吃,却拿不动筷子。那种虚伪真的难受,问自己,你有挥霍粮食的资本吗?为了脸面克肚子,值吗?
因为爱面子,攀比在中国一直很是流行,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吃饭穿衣,动辄国际名牌,张口世界第一,就是家里养一条狗,还要经常拉到一起溜溜,溜的过程是比较的过程,但凡能找出一星半点自己的狗胜于他人的狗的地方,狗不知道有没有感觉,养狗的人顿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往往会面色潮红,艳若桃花,而失败者则垂头丧气,恨狗不成钢。
生儿育女就更不用说,父母再累死累活,都不能让儿女在人面前矮一分,‘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一旦孩子考个大学啥地,就跟母鸡变凤凰,是很能光宗耀祖的事情,大肆张扬一下,老少脸上都有闪光了。
爷爷们,一代一代经常讲:人有脸,树有皮;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自古以来,要脸面的中国人是出了名的。要面子是中国人很明显的群体性的性格符号。围绕着这个面子,中国人可以自己跟自己较劲,家人之间互相较劲,朋友之间互相较劲。哪怕中国人出了国门聚居在海外,这个面子也是一定要维护的体体面面的。生活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因素可以触犯到中国人在内心里维护的那份体面,但是“家丑不可外扬”,体面的婚姻和家庭在中国人心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在这方面出了岔子,家庭的悲剧就上演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为了面子而抛弃一切的人,都存在只能比别人强,不能比别人差,不能比别人矮三分、不能被别人看不起的思想。
‘四十里地追蚂蚱,不是为了那口肉,而是为的那口气’这便是中国人面子思想的真实写照!
什么是有脸面,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有的人把成为大富豪当脸面,可是中国的富豪们有几个是热心关注慈善事业的?有的人把当官掌权当脸面,可我们的官员有多少个会得到老百姓的赏脸的?有的人把住豪宅开好车当脸面,却不顾公德,肆意违章;有的人把豪爽仗义当脸面,却自不量力,无视法纪;还有的人把衣着光鲜当脸面,却谈吐粗俗,举止轻浮,即使没有钱也会打肿脸来充胖子,明明囊中羞涩,也要吃好的穿好的。”
面子是什么?国内的解释是:“‘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于让人熟视无睹。这是一种由结果判断成因的举动。即人们在无法得知某人的才华能力或权力地位的时候,就由观察其是否能博得面子来判断其为人。有面子的人,被看作能人。以至很多人爱面子喜大话到不能自拔。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重视的。说它是客观实体或情感代称似乎都不够妥帖。而其实际上已成为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以至于给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严。因此,人们向来很重视面子问题。”
看了这样的解释,我们还是不能清晰的了解面子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面子本来是指物体的表面,后来被引申为体面和情面的意思。面子是相对里子而言的,面子是给人家看的,外表一定要光鲜,而里子是要藏起来的就用不到那么让人们看起来像面子一样的好。在中国谁都最后到面子是与里子是不同的,人们所爱好的面子,是人的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让人们相信,就像表面看到的一样的好,实际上却是不一样的,真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爱面子就是爱护外表的光鲜,至于里子没那么光鲜,在不知道的人面前,也要充做是那个样子的。作为例子由于要充做本来不具有的样子,所以很是勉强自己,为了给面子撑门面,它一定要装出面子所要求的样子来。所谓给什么人面子,无非就是说作为里子不揭穿面子的把戏,就是选择同面子合作去欺骗不清楚的人。
中国人爱面子因为面子与里子的不同而极力的要掩盖里子,爱面子其实是为了保护里子不被人知晓,于是为了这个面子,很多人背地里吃尽了苦头。而保有了面子似乎就是保有了一切,他们不惜为了这个面子做违心的事。
“在中国,有面子就可以发财,有面子就可以升官。可是,偏偏中国的特色,总还有不足的缺陷,如果你不是已经在当官,你就没有面子,如果你不是现在很有钱,想要面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中国人的打斗,有50%都是为了面子而升级,最后,双方都说赢了,向外‘公布’,就得到了‘面子’。实在输得说不过去了,也要说:走着瞧!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了了之(当然,淡忘仇恨是好事)。
这点,中国人就很不如日本人,日本人赢了就赢了,输了就输了,事后就握手。
中国人面子观念太强,起源于腐败特权的泛滥。古代,皇亲国戚都是有面子的人物,所以,他们代表国法,他们就是真理。到了民间,官家的朋友和亲戚都是有面子的人,谁敢作对,那要看‘面子’是否比他大。
沿袭下来,到了新中国,男人剪掉了辫子,女人解开了裹脚布。可是这面子还是不能丢。
这可是好东西啊,有了面子,就有了地位,有了地位,就有了财源。”
为了自己有面子、,为了保护这个面子,中国人不惜“好勇斗狠”、“与人结仇”,爱面子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面子与里子差别太大了,见不得光,而面子所展示给人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当一个人里外都是一个样子的,根本用不到爱护外表的样子。也就用不到爱面子。
中国中学的课本里,有一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课文,是这样描写爱因斯坦的:“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回到家,她将碰到这老人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爱因斯坦肯定不注重面子,不用刻意的把自己装成什么样子,因为他本身就是那个样子,有几人能够取得爱因斯坦的成就呢?正是因为他内外的一致,所以他不需要装什么,也就用不到面子来充当门面,而坦诚、本真的面对一切。
如何让人们不是过于爱面子呢?安徒生的通话《皇帝的新装》给了人以启示。
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一个国王很喜欢穿新衣服,差不多每过一个钟头就要换一件。因为这个缘故,他差不多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买衣服上了。他不关心他的士兵,也不愿意到哪儿去玩儿,成天地的催着大臣去给他找最新奇的衣服,想着怎麽夸耀他的新衣服。别国的人民谈到他们的国王,都是说:「他在开会。」凸是在这个国家里,大家总是说:「他在换衣服。」
有一天,有两个骗子来到这个国家。这两个骗子化装成织布匠去见国王,说他们能织出世界上谁也没见过的一种布。
「国王」,一个骗子说:「这种布不但是图案非常美丽,而且有一个特色,就是非常愚蠢的人,或能力跟他的职位不相配的人看不见。」
「织这种布很费事。」另一个骗子说:「不过,我们愿意替你织。」
过了一些日子,国王心想:「不知道他们两个把布织得怎麽样了?」
他很想去看看,可是他一想到愚蠢的人或才能跟职位不配的人看不见这种布的事,心里又有点不安。「对了」国王自言自语地说:「最好先派我的宰相去看看。他的学问和才能都比别人高。此外他对我又是最诚实的,从来没说过谎话。派他去看,是再可靠也没有了。」
忠诚的宰相走进了织布机房。两个骗子指着空空的织布机,问他这种花样儿好看吗?那种颜色美丽吗?
宰相看不见织布机上有甚麽,但是他不愿意让国王认为他是个愚蠢的人,不配做宰相。所以他说:「嗯,好极子,这种花样儿太美了,那种颜色真好看。我要告诉国王,说你们织的这种布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最新奇的布!」
又过了些日子,国王派了他的侍从官到织布房去看。
侍从官所看到的情形跟宰相看到的一样,织布机上连一根丝也没有。「啊,我一定是不配做侍从官。」他想,「真糟糕!不过我不能让国王知道我的能力不够。」因此他也称赞这两个骗子织的布非常好看,回去以後就对国王说:「国王,你见了一定会喜欢。那种布太美丽了!」
布终於织好了。两个骗子把布拿来给国王看。国王张大了眼睛也看不见布,只能看到装布的空盒子。「是怎麽回事儿?」国王想,「我甚麽也看不见。难道我是愚蠢的人,不配做国王?……….」他想了一会儿,高兴地宣布说:「这块布真是好看极了,是世界上最新奇的布!」他的侍从官和宰相也表示同意他的说法,并且建议他做成衣服来穿。
国王高兴地给了骗子许多钱,要他们用这块布给他做一套衣服,准备在举行游行大会的那一天穿。两个骗子日夜赶工,把衣服做好了。
他们请国王脱光衣服,然後做出拿着新衣服给国王穿的样子,说:「看,这是内衣。这是衬衫。这是外套。这种美丽的布像蜘蛛网一样轻巧。穿了就跟没穿一样儿。不过,这正是这种布的特点。」
游行的时候到了,全城的人都争着来看国王的新衣服。他们个个都说:「我们国王的新衣服好漂亮啊!世界上再也没这种漂亮、高贵的衣服了!
国王越来越高兴。可是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後,人群突然有一个小孩儿叫了起来:「国王明明光着屁股嘛!他身上甚麽都没穿!」小孩儿一直跟妈妈吵闹着:为什麽你们都没看见吗?明明就是没穿衣服, 为何一直称赞国王的衣服呢?
小朋友猜猜看,大家听了这个小孩儿的话会怎麽想呢?
最後,就是大家哄堂大笑了起来~~猜到了没?
国王很爱面子,总是想用新衣服向人们眩耀自己。大臣们很给国王面子,他们不去揭穿国王没穿衣服的事实,怕的是别人会说自己愚蠢,同样的道理全城的人没有什么人说国王没穿衣服,裸体的国王在人们对“衣服”的赞美声中而得意。只是一个不怕说自己愚蠢的小孩的高叫“国王没穿衣服。”才真相大白了。国王虚假的面子从此保不住了。
与安徒生的故事在中国不同的是,中国人不是怕别人说自己愚蠢,而不去揭穿面子的画皮,而是因为揭穿别人面子掩盖下的真相,对自己不利,别人会因此心怀忌恨,而做出有损自己的什么是来。在中国缺少的正是那个敢于揭穿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最深,讲究的是“礼”,什么是“礼”呢?就是大家在一起恭让三分,我不说破你,你也别揭我的短,在“礼”的约束下,大家就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呈现虚假的“和谐”。
中国人爱面子与中国人的思维缺陷有关,在中国人的思维里,看到了什么,就会认为就是那个样子,很少有人较真去挖掘真相是什么样子的。而中国的面子就钻了这个空子,用虚假的面子引人上当。
除了一些人爱面子是由于自己本身并不如他人,而用面子冒充自己之外,有时还在于,自己足够好了,但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而用面子实现自己虚假的理想,面子所表述的与现实从而是背离的。
“大业六年元宵节,为了接待西域各国酋长和商人,充分展示大隋朝的盛威,‘于(东都洛阳)端门街盛陈百戏,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又下令装点市容,要求檐宇统一,珍货充积,店设帷帐,人穿华服,卖菜的地方要铺上用龙须草编的席子,街道两边的树上也要披绸挂缎装扮得五彩缤纷。客人经过,酒店老板要邀入进餐,‘酒饱而散,不取其值’。还要谎称:‘中国丰饶,酒席例不取值!’史书上说,农历正月正值北方千里冰封的时节,隋炀帝便命人用绢帛缠树,给不明真相的客人说这是‘仙晨帝所’。”
当时的中国已经足够好了,不用装点门面也比潘邦小国富裕得多,却与隋炀帝想展示给外邦人的面貌有出入,于是隋炀帝的面子工程启动了。
中国不缺少能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所缺的是没有一个平台使他们的声音为人们所知晓,于是造成了闭塞的环境,这一环境又进一步助长了中国人爱面子的劣根性。
上一篇:人生若只如遇见
下一篇:生命里有门功课叫“接受”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