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一句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该句出自《论语·颜渊》,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论语·颜渊》原文选段: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选段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早出自周礼,受到儒家始祖孔子推崇。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上一篇:江山如画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不相为谋的上一句是啥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