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0
必自毙”的上一句是:多行不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
不义:违反正义的事。毙:扑倒,倒下去。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出处:
春秋时期左丘明创作的《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典故:
中国有句成语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形容某个人坏事做多了必然会遭到报应。这句话就是出自于东周时期新郑一带建国的郑国国君郑庄公。
话说,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一个儿子,因为是难产而取名叫寤生,武姜很不喜欢这个儿子。没过几年武姜又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叔段。武姜非常宠爱这个小儿子,经常在皇帝面前称赞叔段聪明能干,好在老皇帝并不昏庸,认为寤生并无明显过错,应当按照当时立长的原则册封寤生为世子。
后来老皇帝病死,年仅13岁的寤生继位,即郑庄公。没过几年,武姜便吵着要给他的小儿子叔段封地,庄公爱惜兄弟之情,便把京襄城作为封地给了叔段。叔段有了封地以后便开始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作为谋反的基地。这时有些大臣看不下去了,提醒庄公要小心叔段。庄公却说叔段是我兄弟,兄弟之间不能随便猜疑,以免伤了兄弟情分!
这话传到了叔段的耳中,叔段更是有恃无恐,并且开始拓展他的势力,并强迫郑国的边境服从自己。
这时有些大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进言给庄公说,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个王,让庄公下决心除掉势力越来越大的叔段。庄公却笑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叔段既无德政,又不得民心,势力再大,也是会崩溃的!
终于,叔段认为自己的实力已经够强了,并让母亲武姜做内应决定推翻郑庄公。可是庄公早己对叔段的阴谋成竹在胸,这一次,庄公果断出兵,以雷霆之势迅速缴灭了叔段的造反势力,并驱逐叔段至郑国境外,今其有生之年不得回郑国,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相关原文: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相关译文: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主要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全文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上一篇:明月几时有下一句
下一篇:西北望乡何处是的下一句是什么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