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0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
度”——计量长短用的器具称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度”的介绍:
长度单位的名称,产生很早,上古时都是以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的,例如寸、咫、尺、丈、寻、常、仞等都是。在这些名称中,尺是长度的基本单位。一尺的长度与一手的长相近,容易识别,所以古时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识也”等的说法。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实用单位,并且单独构成一个系统。仞与尺的比例关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数,说一仞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认为是八尺。
量”的介绍:
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它的单位名称也最复杂。在《左传》、《周礼》、《仪礼》、《尔雅》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等。同长度一样,周代以前容量单位也是用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两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说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三年》说四升为豆”,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就是说掬也就是升。升的本义是登”、进”的意思,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数,然后从这个数登进,按四进有豆、区、釜,按十进有斗、斛。所以升(亦即掬)是容量的基本单位。
衡”的介绍:
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例如《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累”的古字),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说苑?辨物》: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高诱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等等。黍”、粟”、絫”、圭”等,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用。锱”、镒”及锾”、釿”等都是借用钱币的名称,也早就不用。所以各家说法有种种不同。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
上一篇:如鲠在喉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不能则学的上一句是什么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