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8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清明习俗:
1、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
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3、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扫墓祭祖
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有的地方将清明扫墓称之为扫山”拜清”或拜山”等,出于对祖先的礼敬,又或去恶字而呼为美”的修辞习惯。例如清明节扫墓,北方叫上坟,南方沿海一带为了避开坟”墓”二字,婉称为拜山”。拜的山”分两种:一种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内的祖辈,称家山”,拜祭家山称家祭”;另一种是对宗族祖先的拜祭,称 祖山”大众山”,拜祭祖山称扫大众山”。
上一篇:黑管是什么乐器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