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1
1、三思而后行的“三思”是指思危、思退、思变。
2、出自《论语·公冶长》。
3、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4、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译文:季文子每件事思考三次才行动。
6、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
7、”赏析:古人说“三”的时候,往往表示多次或多数,“思”就是思虑
8、三思而后行,是指一种做事风格
9、特定的做事风格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褒可贬,现在多为赞颂某人做事讲求仔细,属于褒义
10、但是在出处《论语》中,也就是它第一次出现时,确被作为贬义
11、孔子说季文子做事想太多,想两次也就够了。
12、这句话也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想三次都不够,还要再想一次啊!”但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做人做事诚然要小心。
13、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
14、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
15、所以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过分谨慎的人,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就会让问题变多
16、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17、启发:“三思而后行”的古训出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
18、“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
19、因此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也很有好处
10、“三思而后行”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21、但是在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稍一犹豫,时机会在瞬间错失。
22、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是不好
23、正如鲍威尔曾经讲过的:在作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
24、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你就出局了
25、“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
26、这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无常主要内容概括
下一篇:襟怀坦白是什么短语类型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