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1
1、宋江反诗全文及解释:原文: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2、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3、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4、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译文:我自幼文通经史,长大后武晓韬略。
5、而现在我就好像一头猛虎偏偏蜷缩在荒凉的丘野之中,只能暗中收敛起尖牙利爪忍受屈辱等待着时机到来。
6、不幸受到官府的酷刑后,又变成了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他日若我能够报仇,一定要血染浔阳江口
7、注释:①猛虎:形容作者本人
9、③刺文:一种刑罚,把字刺在脸上
11、赏析:宋江的反诗名为《西江月》,这一诗一词都是发泄不满并借以咏志之作。
12、《西江月》词“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13、”说的是自己从小就攻读经史,大了后又精通权谋之术,你们当官的会的我宋江也都会,我宋江的本事一点也不比那些当官的差。
14、“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15、”但是时运不济,混了半天不过一个小吏,好比虎落平阳,忍气吞声
16、“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17、”则是进一步的感叹自己目前的潦倒,想我宋江这么一个经世之才,竟然成了囚犯被发配到江州
18、老天实在是对我宋江不公啊
19、“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两句的意思是,再这样下去,我就豁出去上梁山了,既然官府不给出路,老天又对我宋江不公,我宋江就自己来找回公道,定要叫这浔阳江血雨腥风一番
10、从这首《西江月》来看,宋江一方面感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另一方面宋江的潜意识内一直是有反心,至少一直是把梁山当作自己的退路。
21、当宋江在官场已经穷途末路的时候,本能就想起,自己还有江湖这条路,在江湖这个世界里,我宋江则是个大名鼎鼎的及时雨,真要把我惹火了,就上梁山了。
22、出处:宋江反诗是一个故事,出自《水浒传》的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23、人物资料:宋江,人唤“及时雨”
24、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
25、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
26、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
28、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
29、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30、创作背景:《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31、李埴的《十朝纲要》,宋代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32、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
33、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但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
34、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后三年多
35、宋代说书技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当是说的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
36、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
37、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投降朝廷镇压方腊起义止,顺序和后世的《水浒传》基本一致。
38、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统连贯的整体。
39、在《水浒传》成书以前,水浒故事在流传中内容细节上颇有异同。
40、这或者同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
41、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才写成《水浒传》
42、《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
43、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
44、作者简介:施耐庵(生平不详),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祖籍一说是兴化白驹(今江苏大丰),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
上一篇:见或不见全诗
下一篇:亭台楼阁的意思是什么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