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2
1、“衣裳”古代的意思是:裙子。
2、《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3、”“障”是保护的意思,“蔽”有遮羞的意思。
4、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狭,所以一件下裳就得用几块狭幅布横拼起来,样子象一幅腰围。
5、这种古老的服制,直到周代还作为礼服的一部分保留着,在祭祀和朝会时穿着。
7、中国的衣裳制始于尧舜时期,最开始衣裳的“裳”念“cháng”。
8、到后来才把它念成“shang”,而“衣”狭义上讲指的是上衣,在古代分为头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范围很广;而“裳”一般指的是下衣,分为两片:分别是遮蔽前后两部分,两者合起来就被称为“上衣下裳”。
9、一直到了汉朝是“裳”慢慢的变成了裙,“裳”是两片,系于前后,“裙”是一片,直接呈包裹状。
上一篇:爬到底是什么结构的字
下一篇:历史上有哪些英雄人物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