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1
1、庙号、尊号、年号、谥号的区别是使用对象不同、获取时间不同、起源不同。
2、一、使用对象不同:庙号:用于皇帝。
4、年号:对于封建政权的称号。
5、谥号:包括皇帝、嫔妃、大臣、诸侯、只要有一定地位的人都可以在死后追加谥号。
6、二、获取时间不同: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7、尊号:皇帝在世的时候,大臣们就开始有大臣上请,基本上都是把好的词汇套在皇帝身上,而且不断的加长。
8、年号:皇帝当政时,从汉武帝开始,始创年号为建元。
9、一位帝王少则一个年号,多则十几个,遇到大事都要更改年号。
10、皇帝死后,后人评价他生前的是非功过所加的一种评价。
11、谥号:皇帝死后,后人评价他生前的是非功过所加的一种评价。
12、三、起源不同:庙号:起源于商朝,简单来说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庙堂中接受供奉时所取的名字,不仅是中国的皇帝,庙号在东亚地区被普遍使用。
13、尊号:尊号起源于秦朝,秦始皇始称“皇帝”,“皇帝”就是尊号。
14、年号:年号是由汉武帝刘彻首创,是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皇帝大多有好几个年号,遇到祥瑞降临需要改年号。
15、谥号:商朝之后的周朝并没有延续庙号制度,而是采用了“谥号”,“谥号”不仅仅用于帝王,在古代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如文武大臣,甚至后妃都有谥号。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