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1
1、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设立时间不同: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
2、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
3、功能不同: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官员和国政。
4、尽管这功能自宋朝以后已不甚明显,而国子监自创建以来最明显的三个功能则是:协助国家举行科举考核;负责对国家最优秀学子的教育工作;规管士子的德行、操守。
5、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
6、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
7、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 ,有“天子私人”之称。
8、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9、历史演变不同: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称辟雍,虞舜时称上庠,五帝时称成均,汉以后称太学。
10、隋朝以后称国子监,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国子监撤销。
11、翰林院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
12、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13、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上一篇:中国儒学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下一篇:惟的意思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