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2
1、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0.2725倍。
2、地球赤道半径:6378136.49米,月球的半径1738000米,故月球半径和地球半径之比为0.2725倍。
3、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
4、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可能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5、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6、轨道运动:公转:月球以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转。
7、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
8、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
10、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
11、但是已知月球平均每年以3.8cm的速度逐渐与地球离去。
12、自转: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看不见月球背面。
13、这种现象称“同步自转”,或“潮汐锁定”,几乎是太阳系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
14、一般认为是卫星对行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15、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
16、主要有以下原因:(1)在椭圆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
17、(2)白道与赤道的交角。
18、月球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19、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10、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21、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22、章动:月球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保持着5.145396°的夹角,而月球自转轴则与黄道面的法线成1.5424°的夹角。
23、因为地球并非完全球形,而是在赤道较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在顺时针转动),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
24、月球轨道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它出现±0.00256°的摆动,称为章动。
25、天秤动: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
26、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导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
27、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28、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29、结构特征:亮度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30、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31、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
32、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33、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
34、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
35、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
3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37、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38、大气环境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39、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
40、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41、分层结构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42、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4.7公里。
43、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44、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1500℃,所以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上一篇:黄金翅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下一篇:清平乐·村居的诗意简短20字以下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