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2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下一句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2、”该句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观书有感二首》。
3、全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6、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7、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缘何而作,一直令人费解,学人言之不详,颇多歧见。
8、有人认为这首诗写于鹅湖之会后一年,即南宋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如婺源省墓而游学三清山,在三清山的三清宫游憩时触景顿悟,有感而发作此诗。
9、另有人根据朱熹写给许顺之的书信《答许顺之》(四部丛刊初编缩本《朱公文文集》卷三十九)推断这两首诗作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是年朱熹居闽北崇安五夫里。
10、赏析:这两首诗是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11、第一首诗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12、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13、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15、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
16、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
17、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一篇: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1 http://kt.pingguodj.com 酷头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